肛泰门诊导航

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:

025-82226851

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

   中医学认为,胆汁返流病的发生和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胃主受纳,为水谷之海。脾主运化,两者互为表里,共司饮食的消化、吸收以及输布饮食精微至全身。脾宜升,胃宜降。脾胃升降异常时,中焦气机阻滞不畅,是胆汁返流病发机制的关键。

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症状

  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是其基本病因,情志失调,肝气犯胃是其病例特点,痰阻血瘀,胃阴亏损为其较后的病例转归。

  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:本病当属中医吐酸、噎嗝、胸痛的范畴,诸多症状中以:烧心、吐酸为常见症状表现,具体辨证是需分清虚实寒热,大凡烧心吞酸初起,纳少作恶,脉实有力,多属实症。烧心吞酸时作时止,绵绵不休,纳少脘胀,乏力,脉细无力,多属虚证。凡烧心吞酸,口干口苦,便秘尿黄,心烦意燥,舌红苔黄,为热症。烧心绵绵,或有吞酸,或泛清水,舌苔薄白,多为寒症。

  临床根据患者具体症状,大抵分为以下症型:

  (1)肝胃不和型

  嗳气、呃逆,手脚冰凉,吞酸嘈杂,食入不化,胃脘饱胀疼痛,引及两胁窜痛,喜怒无常,烦躁易怒,弦脉胀痛。苔薄白或薄黄,脉弦。

  (2)脾胃湿热型

  脾胃虚弱,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,水反为湿,谷反为滞,湿和滞久则化热,可形成湿热;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。

  (3)脾胃虚寒型

  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导致脾胃阳气虚衰,阴寒内盛,形成脾胃虚寒证:一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;二因过食生冷,损伤脾阳、胃阳。

  (4)胃阴不足型

  胃脘隐痛或灼痛,嘈杂似饥,饥不欲食,口干舌燥,烦渴思饮,干呕呃逆,心烦不寐;舌红少苔、或有裂纹、或光剥苔,脉细数。

  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要点】

 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:控制返流,缓解症状,预防与治疗并发症,中西医结合,辨病与辨证相结合,治标与治本相结合,已达到改善抗返流屏障功能, 增强食管清除能力,加强胃排空,减少胃酸,增强胃黏膜抵抗力的效果。

  (1)肝胃不和型

  治法:疏肝理气、和胃降逆

  (2)脾胃湿热型

  治法:清热化湿、和胃降逆

  (3)脾胃虚寒型

  治法:温中健脾、和胃降逆

  (4)胃阴不足型

  治法:滋阴清热、和胃降逆

  【预后】80%-90%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得到缓解,但是症状缓解需要数周的时间。大约有10%的患者可在一周后症状缓解,80%的患者天天服药治疗经过8周之后症状才能缓解。

  南京肛泰中医医院——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专业的医院

  传承中药古方,结合现代工艺手段,坚持整体治疗观念,用中药、中成药对器官内的神经、体液、内分泌进行双向调节,活化组织细胞,激活酶系统,修复炎性病灶进而促进脾胃功能的运作。

  针对受损的胃黏膜进行修复,不会误伤正常胃黏膜。在短时间内杀死致病菌,缓解症状;减少胃酸分泌,增强抵抗力,保护胃粘膜。已成功治疗上万例患者,疗效有保证。

版权所有:南京市肛泰中医医院

备案号:苏ICP备15055016号

(宁)医广【2017】第04-20-056号 | 手机版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