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慢性肠炎?为什么会得慢性肠炎?
肠炎是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,按病程长短不同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,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,甚至还会导致便血。慢性肠炎对患者的危害较大,应及时正确治疗。
慢性肠炎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,一般有以下诱因:
1.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:如慢性细菌性痢疾、溃疡型肠结核、沙菌感染、肠道菌群失调。
2.肠寄生虫病:如慢性阿米巴痢疾、慢性血吸虫病、肠鞭毛虫病、结肠小袋纤毛虫病、肠道蠕虫病等。
3.非细菌性炎症:如克降氏病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、结肠憩室炎、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。
4.肠肿瘤:如结肠癌、直肠癌、小肠恶性淋巴瘤。
5.胃原性慢性腹泻:如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癌晚期、胃空肠一致术后。
6.胰原性慢性腹泻:如慢性胰腺炎、胰腺癌晚期。
7.肝、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。
8.内分泌、代谢障碍疾病:甲状腺功能亢进,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,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,糖尿病。
那么该如何鉴别诊断是否是慢性肠炎呢?
1.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。
2.起病急,恶心、呕吐频繁,剧烈腹痛,频繁腹泻,多为水样便,可含有未消化食物,少量粘液,甚至血液等。
3.常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。
4.呕吐、腹泻严重者,可有脱水、酸中毒,甚至休克等。
5.体征不明显,上腹及脐周有压痛,无肌紧张及反跳痛,肠鸣音多亢进。
根据引起肠道炎症的病因不同,并发症也不同。主要并发症包括:出血、穿孔、中毒性肠扩张、息肉增生或癌变等。